2010年3月12日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 II
先談談2010目前職場環境
1.景氣回溫,企業招募需求倍增。
2.如果從年齡、教育水平來看,大學生主要的競爭族群是—專科學生。為什麼呢?因為專科學生身段柔軟、薪資要求較低、專業能力強。(他們很重視職訓)
3.碩士生有沒有比較吃香?沒有。學歷越高,公司的要求也越高,如果你擁有碩士文憑,但沒有以下能力:思考邏輯、專業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執行力、獨立作業能力,很抱歉,企業為何要多花錢請你?
4.兩岸簽訂MOU後,帶動兩岸人才交流。台灣與大陸學生的比較:台灣七年級生環境優渥,相對而言面對的挑戰背景與大陸差別很大。台灣大學錄取錄幾乎百分之百,大陸還只有5~6%,所以他們的大學生可以說是菁英中的菁英,台灣學生的積極度還要再提升。
台灣學生的問題
1.你對現實瞭解嗎?(是否有在關心產業結構)
2.你瞭解自己嗎?(建議學生在校就做完職能測驗,不然畢業後做一份要600元呢)
3.你瞭解企業的看法嗎? (一份履歷表,企業重視的是你的生涯規劃)
企業很討厭的一種人
1.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企業在意的13項特質
1.職業道德:
未進公司前—面試當天沒去。你知道嗎?其實職業市場很小,主管們彼此都會互相交流,如果無法參加面試且未告知,三次記錄就列入黑名單了。
進公司後—上班遲到、離職未交接、留尾巴給別人->被視為「沒有獨立做事的能力」,列入黑名單。
2.工作態度:
應對進退的態度、面試時的坐姿、是否有事先準備
3.學習能力:
產業變化快速,3-5年後原本所學就可能落伍了,所以學習能力很重要,在面試和履歷表上,企業都很重視你的未來規劃,最熱門的問題是,你的學習計劃是什麼?答不出來的,掰掰~
4.產出價值:
企業在看的是,你可以替我創造多少價值。所以每個求職者一定要思考,我的價值在哪?
5.管理技能:
管不了別人,先管好自己。現在主管都很忙碌,社會新鮮人不能被動等人來教,有問題就要主動提問,如果一直晾在那裡,績效不佳,會被視為沒有管理能力。大家要給自己目標,同一件事,這次花10分鐘,下次花8分鐘,再來花5分鐘就好了。
6.趨勢掌握:
台灣中年失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掌握趨勢,以至於不知道產業變動,沒有調整自己能力。
7.領導能力:
年輕時當業務,30.40歲還在當業務,你的客戶會覺得你「沒有進步」。所以一個人要不斷培養你的能力和影響力。如何培養領導力呢?在學學生一定要參加社團、爭取擔任班級幹部。
8.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不只是口說,也包含文字書寫,履歷表、e-mail一定要人家看懂。
9.工作經驗:
什麼是企業眼中的工作經驗?如果你要應徵一個科技工作,你過去在加油站打工,很抱歉,等同於沒有工作經驗。建議詢問學校老師,利用寒暑假到相關企業打工。
10. 國際觀:
全球化的時代,美國打噴嚏可能全球受影響。要具備國際觀,從目前國際發生的大事來判斷未來趨勢,例如:智利地震,哪些產業會受波動
以上前10項,是個性競爭力,建議同學將其轉為自己的優勢,寫入履歷!
11. 專業能力:
企業變化通常走在學校之前,同學必須有體悟,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對企業來說只是入門「基礎」,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基礎打好。
12. 研究能力:
台灣已經走到「智慧型工作者」了,很多勞力密集的工作多由電腦進行。建議女生不要把「行政助理」當目標,因為現在的行政助理有60%的工作都被電腦取代了。
13. 外語能力:
提供數據讓大家參考,目前台灣企業要求員工多益750分(韓國則是900分)
企業的找人邏輯
企業要找的是對的人,因為用錯一個人所花費的成本是他付給該名員工薪水的七倍。這些成本包括以下:
1.招募成本—媒體、行政、面談主管
2.訓練、學習、延誤、錯誤
3.商機(例如電腦標錯價位,造成公司距大的損失,甚至商譽受損)
4.組織、文化
前兩項的成本最高,所以可想而知,企業用人是相當謹慎的,如果面試時無故缺席,將可能在職業市場裡變成黑名單,大家要小心別斷了自己的後路。
人資找人才的流程和時間
一份履歷通常只花1分鐘的時間瀏覽,人資通常花2~3週來找人,徵才的流程如下
1.職缺刊登
2.初篩
3.測驗與評量 (1~3 挑出明顯適合的人選,其餘淘汰)
4.面試(一)
5.面試(二)
6.徵信如果你的履歷上有提及過去打工或工作經驗,人資會打電話去詢問,所以各位,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要以為沒人知道喔!
7.聘用
時間:提醒今年應屆畢業生,3月底就必須把履歷表送出。為什麼?
一般人資找人會分兩種,如果這個缺需要10人,他們會留7人給有工作經驗者,3人給社會新鮮人。而1月初~3月底是俗稱的轉職潮,大家要把握這個機會趕快投履歷。等到六月畢業就來不及了。
履歷撰寫:
履歷撰寫600~1000字為佳,分成四段。
1.第一段:自我介紹,簡短扼要。(10%)
2.第二段:求學過程的優劣勢(20%)
3.第三段:軟性技能,也就是企業重視的13項特質裡的前10項(20%)
4.第四段:生涯規劃、未來發展(50%)這部分常常被同學忽略,提醒大家,企業不在乎你的過去,只在乎你是否會和它攜手走未來,學歷只會看哪間學校畢業,花費一秒,其它的45秒都在第三和第四段,如果你寫的不是企業想要的,很殘酷,立即淘汰。
面試
現在已經不可能有面對面一對一的面試了(除非高階主管、獵人頭)
現在多以群體、小組面試為主,又稱「殘酷舞台」。每個題目回答完主考官立即評分,就像星光大道一樣。在這之下如何勝出呢?以下幾點一定要好好記住。
1.公司資料一定要準備的非常完整。
2.針對公司應徵條件思考自己的優劣勢在哪。
3.準備2分鐘簡短、完整的自我介紹(留下印象的關鍵)。
4.帶紙、筆面試,把主考官的問題寫下來,若沒有面試上,可以當作準備的材料。
7up 七個提升自己的方式
1.雙語
2.程設
3.財務規劃
4.專業
5.業務力
6.大陸力
7.個性競爭力
未來就業市場
1.派遣工作增加。派遣不一定不好,它就如同試用期,有時候表現不錯直接被延攬成正職,派遣也有6%的退休金。
2.如果你應徵的是服務業,不要期待朝九晚五、週休二日
3.未來工作也多責任制
本文轉錄自 西灣@blog
更詳細的面試技巧請點我
=============================
類型:求職
2010.3.12. MBAtics&小幫手整理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