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看這一個多月開始當志工日子,自己學會了什麼?自己從學校跑八公里回家?同時推兩張輪椅還能控制方向前進?幫不會走不會站甚至連坐都不會的小朋友來個簡單馬殺雞?餵食不會張嘴不會咀嚼不會吞嚥的小朋友吃飯?陪不會說話或是就算會說也聽不懂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不要哭就好)?
別鬧了!這就是Dream Come True?不,這讓我想起了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為哈佛MBA畢業生的演講「精算人生三題(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或許對我們來說,也該在追求夢想前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 檢視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現況,為什麼是這樣?
- 預測我們未來的人生將會如何(假如持續地在做我們正在做的事)?
是啊!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提到,沒有一個MBA畢業生在離開校園的時候就定了“要有個失敗的人生,要妻離子散,要被追捕入獄“的策略;但是大部分的我們卻直覺或是下意識得把資源投資在能夠快速得到回饋的具體成就上;所以相反的我們應該把多一些資源(時間精力)付出在長期卻往往不一定有結果的「夢想」上,因為「夢想就是我們對人生未來的想望」。
- 夢想,是怎麼衡量的?
語言
自己一直覺得學習語言是痛苦的(除了我們老祖先的中華文化之外),來到這裡才讓我深刻感受到,語言不是分數,不是就業門檻,更不是履歷表上的亮點,語言就是為了和世界上不同的人接軌,如果想真的去瞭解不同的民族,不一樣的文化,就必須要用彼此都能瞭解的方式/語言去溝通,而這也是在達成夢想的一路上所帶給我的挫折以及磨練。
國際觀
台灣,是個小島,我以我們的小島為榮,但同時也深深覺得自己的渺小,而國際觀並不是坐在電腦前收聽CNN,並不是坐在沙發上收看Discovery,更不是在Facebook上積極邀請老外當好友;只有真的住在沒有水龍頭沒有廁所的房子,才知道什麼叫做生活;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被騙錢被佔便宜,才知道什麼叫做文化交流;只有看到繳不出學費的學生制服破洞一個比一個多,甚至連老師都領不到薪水,才知道什麼叫做國民義務教育;只有發現病人不只是付不起醫藥費,是連去看醫生的交通費都沒有,甚至醫院的醫生也群體罷工,才知道什麼叫做全民健保;只有跟當地的人一起喇賽,才知道無法化解的種族對立造成政局的不穩定,讓他們妥協於一次又一次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
人生/工作的熱情與態度
來當志工是工作經驗的積累嗎?從被遣返回國的美國志工身上看到的是,如果一個人只撿有甜頭的事情做,只會把自己是志工掛在嘴邊但卻連最基本的工作態度都拿不出來,來到了非洲卻把房間佈置得跟在美國一樣催眠自己,不吃當地食物只買漢堡披薩,來這裡一個多月還在每天出門搭計程車;如果我們在台灣只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如果我們只是從MBA畢業卻在職場上拿不出應有的態度,如果我們用MBA只能做這類工作而欺騙自己,如果我們工作的目的只為了每個月五號領薪水,如果工作一年多自己除了名片上的燙金字之外沒任何價值,我想問題就不只是工作選擇的問題,而是能不能out of box去找到自己要的人生,來到這裡讓我更深刻的思考除了薪水之外工作及人生的意義為何?試著去尋找自己對工作和人生的態度,找到自己可以發揮能力結合興趣的領域,找到自己未來投入熱情之所在。
非洲第二大的貧民窟Kibera
決定夢想就像決定自己的人生;而去執行夢想,就像開始起步跑馬拉松,中途沒有任何一個階段會不想放棄;而來到非洲兩個月了,也許我正在實現夢想的航道上,但過程並不都是喜悅的,參雜着痛苦,矛盾,傷心,難過,甚至後悔,從來沒想過來到這裡我卻可能失去更多,或許,夢想就是不斷地在得到與失去中尋找自己最適解吧...或許,在夢想的跑道上,我們最需要的只是愛我的人和我深愛的人的諒解支持和陪伴...
to be continued...
I ‘ll never give up, don’t lose hope.
“Sitawai choka, usikate tumaini.(Kiswahili)”
and just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jswlm55@gmail.com
enjoy this speech :P
==========================================
類型:夢想 vs. 志工
2012.10.10. MBAtics & MBA98羊正鈺 @Nairobi, Kenya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