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面試嗎?面試對你來說是個負擔,還是讓你逆風高飛,可以好好行銷自己的好機會?網路上、市售書籍已經能找到很多面試心得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我自己在面試中學到的經驗和教訓,提出幾個比較不常見的論點。
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大學畢業剛退伍的我在50天內面試了不下20家公司,一開始我拿到的offer,幾乎都是最低薪免洗業務員這樣的職缺;而當時只要起薪超過3萬元的工作,幾乎面試的競爭對手一定有留學歸國的碩博士。在經過學經歷都不如人的無數挫敗後,我終於在眾多資歷比我好的競爭對手中,拿到一個在當時算是很熱門的職缺。
那段時間的面試讓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至於後來的研究所面試、求職、甚至平常需要上台做報告都能應用得上。
1. 必考題要能先聲奪人
面試一開始會被問到的問題是什麼? 絕大多數的情況,面試一開始不外乎是要求你自我介紹、問你為什麼要應徵這個工作、你能對公司帶來什麼貢獻,為什麼公司要聘用你等等。既然都知道會被問到什麼題目了,當然可以”先把這些問題的回答背得滾瓜爛熟”,熟到剛睡醒...任何時候有人問你這幾個問題,你都能馬上回答出來,並且能把每次回答的時間都控制在正負15秒之內。
2. 把面試問題的模擬回答逐字記錄下來
除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接下來可能被問到的題目可說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網路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像面試100問這樣的文章。針對這麼大範圍問題的準備,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從你認為和自己面試最相關的問題準備起,並且在每個問題第一次練習回答的同時,就把你說出口的每個字記錄下來,我自己是用打字,也強烈推薦大家這個方法。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回答紀錄下來?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辦法記得自己剛剛練習回答的每一句話,可能你練習了5次,每次都有某些自己覺得講得很好、很重要的點,但是5次練習的回答也都不同。把練習的每一個字記錄下來,才可以省時又省力的把自己的面試回答去蕪存菁,慢慢修正出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
大概準備超過15個題目之後,你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回答內容有個大概的模式,面對大部分的面試問題,你都能夠將回答的內容引導到自己準備好的答案就差不多了。先針對各種可能問題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讓你在實際面試時的回答更流暢、更完整。
3. 對面試單位的"網站"盡可能的了解
不管你面試的目標是進入學校或公司,都很容易找到這些機構的網站。而我會建議你”只要把面試機構的網站看熟就好”,一方面是除非你已經對該機構的狀況十分了解,不然光是要熟悉網站的內容就得花不少時間,而你可能同時在準備好幾間學校、公司的面試,每個面試可以分配的準備時間有限。
另一方面是公司網站往往會放上該公司最想宣傳的產品、理念、企業文化,如果你能有效整合網站上吸收到的資訊併在自己的回答內容中,可能會讓你的回答與面試官的想法不謀而合,讓他有"嗯,這個年輕人的確有在用心,很清楚我們公司和產業的狀況"的感覺。
以學生的角色來做比喻,了解、熟悉一個網站需要付出的心力,大概和準備一次期中考差不多,只要做好付出一定時間的心理準備,投資報酬率一樣高得嚇人。
4. 千萬別忽略要準備的文件、注意事項
這點算是基本中的基本,偏偏許多面試者就是會忽略面試公告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訊 息。我自己就曾經有過忽略面試通知上寫著"請準備好4份履歷"的慘痛經驗(後來當然是沒有錄取)。仔細的看過面試通知的每一個字,注意面試時間的長短、服 裝的規定、要準備什麼、是否需提早報到...等。
5. 準備幾個備用的問題
很多人面對面試官的問題都能夠侃侃而談,但當自己被問到"你對本公司或這個職缺有什麼問題嗎?"的時候卻很容易就傻住了,擔心自己問出來的問題是否會不夠恰當。
小結:
面試準備的確實一項費時費力、令人有點頭痛的工作,但只要想想,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份好工作/申請到一間好學校,勢必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而準備面試所需付出的時間心力,比較於累積專業、經驗,算是相對輕鬆的了。
========================
========================
謝謝你的分享!對我很有幫助!
回覆刪除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