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畢業季、求職季的到來,新鮮人即將步入職場,但卻對於即將面臨怎樣的挑戰毫無頭緒,縱使翻開報章雜誌,所見的也只是一堆琳瑯滿目的數據,例如:企業最愛用新鮮 人的院校與科系、人格特質以及注重的能力等,卻鮮少告訴我們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新鮮人要如何渡過這個巨大的難關呢?本期專題報導將帶領 讀者,透過三間企業管理者對於現代新鮮人的觀察與分享,讓我們能更瞭解自己和這個世代年輕人的職場現象。
每個世代對新鮮人的描述總是不斷「推陳出新」,從六年級生曾被稱作草莓族,七八年級生的水蜜桃族至最新世代的蘋果族,這樣的現象與形容,反映出世代不斷更迭的職場中,一種相互衝擊與適應的過程。
|
W Hotel Taipei Events Sales Manager的孫偉珍觀察到,「現在的年輕人很敢講話,與主管是有話直說,反觀以前的人對主管都是唯命是從,豈敢有第二句話說。」此種現象應可歸因於近年來接受國外教育的人數上升,以及外商公司文化的影響;而在W Hotel內,以英文名字互稱的環境也使得公司的層級區隔愈來愈不明顯,主管與同事間常存在的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W Hotel Taipei Events
Sales Manager 孫偉珍 (孫偉珍/提供)

現在是一個 被號稱勇於表達自己意見的世代,儘管如此,我們卻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新鮮人的表達能力明顯不足。城邦媒體控股集團的人資長周淑儀表示:「面試新鮮人
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很有實力,卻說不出來。」當新鮮人被問及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只回答:「因為我喜歡這份工作。」佐證的具體說明了新鮮人最缺乏的敘述能 力;而說的話沒有組織性更是另一個重大的問題,造成主管質疑你是否能帶來優異的工作表現。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人資長 周淑儀
(周淑儀/提供)
企業究竟重視新鮮人的什麼?
這是新鮮人在準備求職時心中最大的疑問。
周淑儀解釋:「學生參加競賽、志工、演講的活動加不加分是因面試官與個人表現而異,並沒有絕對。」但這些活動的累積是增加臨場反應的經驗,該是輔佐面試時臨危不亂的一種練習。因此,重要的是看你能從中獲得什麼,並且表現出什麼。
新鮮人容易犯下的錯誤
在未踏入職場前,業界與學界的gap (鴻溝)是明顯存在卻難以解決的現象,而這gap往往導致新鮮人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為。經過訪問後大致可歸納出新鮮人容易犯下的錯誤。
于紀隆的觀察是,「新鮮人都很嚮往好的東西,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要練到那個地方,必須要從基本的東西開始做起。」他分享一句台灣諺語『看到強盜吃肉,沒看到強盜挨揍』,意思是我們常常羨慕其他人所擁有的東西,就覺得這個人很酷,認為自己以後也要做跟他一樣的事、也要做這個工作、過這樣的生活,可是問題在於你是否有
看見背後的心酸,並且願意付出同樣的代價去得到期望中的結果?當你看到強盜大魚大肉鬥口喝酒,就覺得強盜真的是很好的工作,但若真正的強盜被打十次才吃到這一次大魚大肉,甚至有些被打死了,試問你還願意做這件事情嗎?
另一個錯誤則是新鮮人總在原地等指令。周淑儀說道:「老闆不是媽媽,他無法觀察到每一個人做完事的進度狀況,這時候主動詢問與回報是一件重要的事,而現在年輕人似乎不懂的主動爭取表達機會。」
給新鮮人的建議
一、練習表達能力的掌控與邏輯性
面試五分鐘內往往就有定見,因此短時間內要精簡說明為什麼自己適合這份工作。文字與語言的掌握度除了來自於多元大量的閱讀,更能透過從練習用一篇文章做出起承轉合的200字摘要做起。
二、提升自我抗壓與應變能力
跳出自我舒適圈,迎接壓力所能帶給你的成長,並且檢討自己每一次的危機處理。
三、觀察職場中應對進退的倫理
企業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多去認識不同人脈、不同年齡層的地方,觀察他們思考和處世的方法,再吸收讓他們成為自己變穩重的營養。
四、從細微的地方展現你的工作態度
把Low-end的事情做到最好,不要把它看成是挫折,因為挫折不是為了阻礙你,而是為了證明你有多想要這樣東西。
面對職場未來與挑戰,新鮮人你/妳準備好了嗎?
原文刊載於 中正企報
本文轉錄自 中正企研企報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