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實習人生中,談及了豐富的實習經驗。接下來要繼續跟大家分享不同的收穫心得!
--------------------------------------------------------------------------------------------------------
最後一個經驗,不太能算是實習,其實是自己研究所實驗室裡接的計畫案,內容是幫政府單位做一些系統的規劃案。
不過還是能談談在這個案子裡的收穫,因為我自己是資管系畢業,大學一直覺得如果不做工程師寫程式,而是當個科技顧問好像是一個很有樂趣的工作。
對於顧問的印象,就是幫企業解決問題,很像是喬治克隆尼那樣,帥氣的飛來飛去,解決問題、做個簡報給老闆、然後收錢走人。但是實際栽進去做顧問案後,才知道現實跟理想的差距有多大。
首先,每個企業通常都會有自己的domain knowledge,光是要跳進去該領域,學會那個領域的行話,就是一個大挑戰,何況是要在短時間內完成。
舉例來說,我們是跟財政部有關,所以就要去了解很多稅收的知識與流程,我自己都還沒繳過稅,就要去聽懂那些內地稅、關稅、土增稅等。而在了解現況的過程中,所需的許多文件閱讀、訪談,還有在行政上可能會遇到的刁難與不配合都是重重挑戰。
如果已有未來想嘗試的工作,實習會是一個搶先體驗真實的好方法。
我認為實習工作,除了傳統"卡位"的思維外,還可以有更多的用意跟功能:
1. 職涯探索:
如果對自己未來人生不確定,可以透過一、兩個月的實習,去嘗試自己不同領域的可能。
2. 幫助學習:
尤其是針對想要讀研究所的同學,我認為有實習經驗,可以幫助自己能在該領域有更深入
與實務的思考,在之後的課程裡會有更多收穫。
3. 搶先體驗:
有想做的工作類型,可以提前嘗試,一來是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若是真的喜歡這項工
作,也可在實習後,繼續補足自己還不夠的地方。
建議同學可以針對自己想要的領域,去選擇適合的實習工作,而不要變成為了實習而實習,那可能反而會浪費掉暑假的大好時光;也建議同學找實習時不要執著於"最好的"或"特定的"。
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對於生涯規劃都帶著一些迷惘,多去嘗試等於是給自己多些刺激,畢竟人生不是在填格子破關,或是像在集點數,集滿幾個實習就送年薪百萬、明星企業還可多贈送一點。
沒有什麼錯誤的選擇,只要是認真的經過,都會是一種學習。
====================
MBAtics
& 王懷賢
歡迎與作者聯絡:王懷賢
E-mail:sobertrick@gmail.c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