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我的公司股票會漲嗎?
凱思勒提到,在他的生涯裡,曾經接觸許多知名創業家,包括:Intel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葛洛夫(Andy Grove)與諾伊斯(Bob Noyce);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與裴吉(Larry Page);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等等,而關於這些人最酷的一件事是,他們都是從小處做起,卻看到遠方有個偉大的目標,於是創造某個流程,不斷改善、不斷創新,並且不斷銷售正合眾人所需的產品,然後在新的地平線,尋找下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們之中沒有人發現盤尼西林或治好小兒麻痹症。但是這些人提高了你和我的生活水準,他們的功勞和任何科學家或者慈善家不相上下。是的,他們不僅為自己創造財富,也為整個社會整體創造財富,所用的方法只不過是提高大家的生產力。(慧眼挑金,天下雜誌出版,P. 11。)
真正令人敬佩的創業家,不是將公司上市櫃當做是創業的終極目標,而是持續思考如何讓社會、讓世界更好。
守則1 找出能擴大規模的產業
守則2 打破稀有的極限
守則3 橫向發展,打倒垂直整合怪獸
守則4 沒有你和我,Google什麼都不是
守則5 權力不會帶來財富,生產力才會
守則6 順應人性的科技,絕對會夯
守則7 讓人力更有效率,就能引爆財富
守則8 市場比經理人聰明
守則9 和絕頂聰明的傢伙 一起開創未來
守則10 做個市場創業家,捨棄政治創業家
守則11 免費奉送是門好生意
守則12 網路即將打垮媒體大亨
附贈守則 現在就開始行動
各守則的詳細內容,請讀者可深入閱讀該書籍。
台灣餐飲業發展與挑金守則
由於凱思勒主要是投資矽谷的新創企業,所以這些守則多半是歸納自成功的科技公司。然而,這些準則中有些守則適用於網路創業,有些守則適合科技創業,有些則是通用於各產業的守則。就筆者自己的經驗與瞭解,對於台灣餐飲業或服務業等創業形態最重要的守則在於:找出能擴大規模的產業、橫向發展,打倒垂直整合怪獸,做個市場創業家,捨棄政治創業家。
1. 找出能擴大規模的產業
大家可以觀察到,最近知名的上市櫃/或是準上市櫃的餐飲業,其實都是俱備一定的規模,如:幾分甜在國內的店家數約百家,而麥味登在台灣的店家數更高達1,515家。另外,維格餅家也透過工廠機器設備等,透過大量製造鳳梨酥等糕餅伴手禮。
規模不斷擴大意味著,對於創業家而言,一方面持續提高營收,另一方面是透過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包括:製造成本、進貨成本或行銷成本等。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是可以更加方便的享受到食物或服務,例如:偏遠的鄉下也可以吃到麥味登早餐,或者,在東南亞國家也可以享受到日出茶太的珍珠奶茶。
2. 橫向發展,打倒垂直巨獸
3. 做個市場創業家,捨棄政治創業家
這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守則。凱思勒指出,政治創業家是指,利用政治力量擁有某些東西,然後經我們使用那些東西而榨出油水。他們靠的是政治力量,不是競爭。而真正的創業家,是市場創業家,能夠看清楚價格和價值之間的缺口,然後確實把握住。他們不理會法律,只顧創新、去除中間人、競爭、徹夜不斷寫程式,以提供更好、更便宜的東西,直到市場轉移為止。(慧眼挑金,天下雜誌出版,P. 191。)
以上,提供給計劃創業或是創業中的夥伴思考。
*安迪.凱思勒(Andy Kessler)
曾經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共同創辦快動資本管理公司(Velocity Capital Management)。也曾服務於美國電話電報(AT&T)、貝爾實驗室(Bell Labs)、潘偉伯(PaineWebber)、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著作包括《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Wall Street Meat)、《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獵殺熱錢》(Running Money)、《我們如何到達這個地步》(How We Got Here)。
┌───────────────────────────────────────┐
MBAtics & C.I.
C.I.,畢業於台灣頂尖MBA,曾服務於台灣知名大型金控,為企業金融儲備幹部。喜歡旅遊、攝影與烹飪,目前開始走向創業之路,希望以自身的努力,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感動台灣更多人,為台灣創造更好的未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