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已經討論過為什麼要實習(
我實習,是為了更了解我自己)以及實習前可能的考量(
如果「打工」可以賺錢,為什麼還要去「實習」)這次要進入實習三部曲的終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兩次實習的心得。
對於實習,當然因為產業、公司、工作內容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收穫,但除了專業能力、辦事技巧等方面外,我覺得:
雖然經驗方向不同,事物背後的本質與道理卻是相通的。
在我第一次實習的時候,由於公司的要求,所幸我有持續記錄下
每週心得,而第二次我則是沒有明確的定期紀錄,這並不是因為我懶了,而是因為我一直認為,有的時候,在當下書寫下的感受往往流於片段、表面,但很多真正珍貴的事情常在事過境遷後,驀然回首,你才會真正懂,並驚覺那些事物帶給你的意義。
請大家試著回想一下,是否曾有些人、有些事,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你沒有太大的感覺,但隨著時間向前推進,你遇到了更多的人、體驗過更多的事,卻驚訝地發現曾經看似微小、模糊的那個點,逐漸串成清晰的一線、甚至築成更廣大的面,才驚覺:原來當年,那些事情早已埋下了伏筆,帶給你如此深遠的影響。
這段感悟在也曾被
Steve Jobs 於 2005 年在 Stanford 的畢業演說中提及:
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只能有後見之明,因此,你必須相信,這些小事一定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你必須相信--你的勇氣、天意、生命、命運等等。(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 Steve Jobs, 2005
在初聽到此段演說時我很驚喜,就好像你發現在遙遠的時空中,也有這麼一個人,和你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這次,沉澱之後,我想和大家分享實習教給我且
至今仍持續影響我的一些觀念;但也許日後的某一天,這些意義對我而言又會產生改變,誰曉得呢?我想屆時,會再和大家分享那些意外收穫的。
以下就是,實習教我的 10 件事。
01. 學著歸零,重新開始
這是在我第一段實習的最剛開始得到的收穫,在我剛進入一間全球著名、卻與我所學相距甚遠的外商科技公司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先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用全新的角度接受這些新知,我們的經驗與想法,往往會塑造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有的時候,我們要學會 Unlearning ,把自己歸零,轉換視野重新看待眼前的新事物、虛心學習。就如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部《笑傲江湖》之主角令狐沖,也是先被廢武功後,再練成高手。拾起前你必須先學會放下,先懂得「忘」,你才會明白怎麼「記」。
02. 永遠超越期待
在 Intel 實習的時候,有一次我協助 Mentor 舉辦一場活動,活動雖然邀請到了 Intel 美國總部的人來台講解最新產品趨勢、算是台灣 MB 市場的每季一大盛事,但活動本身規模並不大,除了我以外,只有另一位 Intel 中的員工負責協助工作。
活動結束後,我的 Mentor 只是簡單地請另一位員工替她整理問卷資料,老實說,那時候我心中認為自己對這方面很擅長,但在那位員工交出報告時,卻讓我吃了一驚,她不僅僅是把資料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好,還一併把數據全部化為各種圖表,分析裡面的因素、資料背後的意義。
這個小小的經驗讓我明白:不論什麼事情(不僅限於工作部分),請讓自己永遠超越期待,用心去看待每一個即使你認為很「小』的事情,把小事化大,記得 the small things matter 、 make it the best you possibly c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