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北京有多大,從東北邊六環外的首都國際機場到市區內任何一個點,一般頂多100人民幣很足夠了。
以往打車(台灣稱攔計程車)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從發現一台空車到真的坐上車,完全是兩碼子事情,猶如過關斬將。
先是溝通目的地,太遠了?太近了?不順路?不知道路?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各種拒絕接客。然後,可能你問到一半,副駕駛座就有另外一個乘客捷足先登了,你說容易嗎?
圖片來源
一台出租車每個月必須上交9200RMB(2人一台車)/ 3900RMB(1人一台車)給出租車公司,聽起來也是不少的一筆數字,所以師傅們(台稱司機)對車行都頗有微詞。在一般情況下,北京人多,基本上遊客、北漂人(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商務人絡繹不絕,不管存多存少,不會賺不夠這個數目,也不少師傅是愛開不開,一怒就走人的也有。2人一台車有的採取日夜交班,有的是單雙日交班,類似做一休一的模式。
還好,自從北京空氣污染遠近馳名以後,遊客數量銳減,相對空車率也大大增加。加上乘客可以投訴拒載的車牌、以及最近打車app興起(如:「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等手機叫車軟體都很夯),吸引師傅們搶單賺返利,乘客也相對能夠減少一些街頭攔車的麻煩,現在打車的情況似乎有那麼方便些了。
為什麼會說出租車師傅是一個了解北京的好媒介呢?
首先,北京市的出租車駕駛都必須是北京人,也就是比須持有北京戶口,外地人並不符合基本條件。大部份都是一些老北京或是北京郊區的人,部分是退伍軍人,更小一部份是外地人娶了北京老婆在北京依親定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