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蘇學長跟一般中山企研所學生的領域不同,他專攻行為會計,之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念語學教育研究所,同時也擔任多間大學的課程諮詢委員、企業和法人的顧問,可謂職場經驗豐富的一位學長,以下是訪談內容摘要:
一. 擴展視野,鼓勵留學
學長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語學教育研究所,但提到留學有三件事情要注意:「生活問題」「學籍問題」「學業問題」。
在外國念書任何事都必須靠自己,能夠練習獨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語言問題,我們總認為自己語言能力不如當地學生,因此更要盡量表達意見,練習有邏輯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而留學也能夠增加視野以及體會學術文化差異,例如學長曾在一場論文發表會上看見早稻田的教授虛心請教在台上發表論文的學生,希望請求合作做出更好的研究,學長也曾經有過很特別的考試,題目是「創造一個字,並說明其意涵」,激發創造力和洞察力,體會到不同學校的教學風格。
此外,訪談中,學長也特別提到,出國留學選擇的學校校風很重要,他當時選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原因是學問獨立、學生具有「在野精神」,也就是批判精神。
我最近開始思考,管院學生常因為許多人都出國交換而出國,忘了自己交換的初衷,因此我們必須要明白出國交換學生的動機,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達成目標。
二. MBA的課程啟發
學長豐富的職場經驗,透過十個字分別代表MBA每個課程的啟發,也期許身為MBA的我們,能夠在這些課當中獲得職場上的技能或人生思考方式:
蘇學長的第一份工作在大統百貨擔任財務相關工作,當時的大統可說是全台灣最大的百貨公司,當時影印技術不發達,每天的會計報表要用手,常常被主管嫌棄財務報表寫得不完整、字體凌亂,因此一再修改到主管非常讚賞為止,因此在職場並不見得這麼順利,虛心求教、努力改進才能力爭上游。
學長做了一個比喻:「一個人在財務領域的工作經歷有九年,等於只工作了一年」。意味著在同一個領域長時間工作,會的部分就只是這些,但許多人害怕改變,換領域、換職位、換方向等都充滿不確定性,但要勇於踏出舒適圈才能理解自己的不足,一旦適應新的改變就表示多了一個技能和一份經歷。
職場變得如此競爭,擁有一項專長已不足夠,當時學長比別人多一項的能力是日語,才能順利進入早稻田念書,並且擔任勤業的日商組部長。學長分享一位來自大陸學生在勤業實習的經驗,這位學生除了中、英文專精之外,日語口說也很流利,獲得許多領導專案的機會。
學長鼓勵我們要培養兩個專業,並且搭配上領導力、溝通力、吸收外來文化力,必能在職場上取得競爭力。大多數人認為企管系是通才教育、課程內容不深入,但企管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考、辯證批判能力,以及對於現今產業變化的洞察力,這些都是管院學生的優勢,因此,在提升自身的英文能力後,相信我們也會是業界搶手的人才。
許多人進入職場後努力,為工作而活,時常忽略最親密的家人、朋友還有自己的休閒時刻,學長提醒我們工作是生活的一部份,但不能拋棄生活品質,盡量將公司和生活分開,劃清兩者的界線並建立原則,才能顧及到工作和身邊的家人朋友。
根據學長多年的職場經驗,很熱心得提供一份面試注意事項和企業的人才錄取標準,讓學弟妹未來進入職場時做為一個指導方針。
面試禮儀
┌───────────────────────────┐
MBAtics & 中山MBA104 許凱彥
歡迎與作者聯繫:kissyu2@gmail.com
└───────────────────────────┘
- 人:《人力資源管理》 -你我他之間的社交行為、人脈存摺
- 事:《公共行政管理》 -誠實、事實推斷、洞察力
- 物:《行銷管理》 -有形物、無形物
- 金:《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效率
- 場:《策略管理》 -自我定位、立場
- 技:《生產管理》 -實行、二刀流
- 時:《時間管理》 -決策點、等待時機
- 空:《企業分析》 -正義、取捨、榮枯盛衰
- 變:《風險管理》 -環境、決策、授權、資訊、財務、營運
- 情報:《知識管理》 -資訊檢索能力、知識力
三. 廣大心胸,接納改變
蘇學長的第一份工作在大統百貨擔任財務相關工作,當時的大統可說是全台灣最大的百貨公司,當時影印技術不發達,每天的會計報表要用手,常常被主管嫌棄財務報表寫得不完整、字體凌亂,因此一再修改到主管非常讚賞為止,因此在職場並不見得這麼順利,虛心求教、努力改進才能力爭上游。
學長做了一個比喻:「一個人在財務領域的工作經歷有九年,等於只工作了一年」。意味著在同一個領域長時間工作,會的部分就只是這些,但許多人害怕改變,換領域、換職位、換方向等都充滿不確定性,但要勇於踏出舒適圈才能理解自己的不足,一旦適應新的改變就表示多了一個技能和一份經歷。
四. 培養技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職場變得如此競爭,擁有一項專長已不足夠,當時學長比別人多一項的能力是日語,才能順利進入早稻田念書,並且擔任勤業的日商組部長。學長分享一位來自大陸學生在勤業實習的經驗,這位學生除了中、英文專精之外,日語口說也很流利,獲得許多領導專案的機會。
學長鼓勵我們要培養兩個專業,並且搭配上領導力、溝通力、吸收外來文化力,必能在職場上取得競爭力。大多數人認為企管系是通才教育、課程內容不深入,但企管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考、辯證批判能力,以及對於現今產業變化的洞察力,這些都是管院學生的優勢,因此,在提升自身的英文能力後,相信我們也會是業界搶手的人才。
許多人進入職場後努力,為工作而活,時常忽略最親密的家人、朋友還有自己的休閒時刻,學長提醒我們工作是生活的一部份,但不能拋棄生活品質,盡量將公司和生活分開,劃清兩者的界線並建立原則,才能顧及到工作和身邊的家人朋友。
五. 面試禮儀,錄取人才標準
根據學長多年的職場經驗,很熱心得提供一份面試注意事項和企業的人才錄取標準,讓學弟妹未來進入職場時做為一個指導方針。
面試禮儀
- 公司報到時:整理好給人的整體第一印象、不要遲到、在等待的空隙也要戰戰兢兢。
- 見面時:對方到的時候,要起立打招呼、有禮貌有精神的問好、兩隻手接名片、等對方坐下 後再坐下。
- 面試中:每個問題都要乾淨俐落地回答、有聽不懂的狀況禮貌請教、坐有坐相、拿到名片後的處理。
- 離開面試間:彎腰低頭後離開房間。
- 責任感與積極程度
- 品德及道德觀
- 專門技能
- 對工作的價值觀
- 業務經驗
- 未來發展性
- 對於企業文化的適應能力
- 表現能力
- 學歷
- 外觀,服儀
┌───────────────────────────┐
MBAtics & 中山MBA104 許凱彥
歡迎與作者聯繫:kissyu2@gmail.c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