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我們俗稱的外勞。
在台灣當家庭看護、在工廠工作,亦或是遠洋的漁工。幸運的人每週日都可以放假,沒那麼幸運的人,可能一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才放一次假。
共通點是,在大台北地區工作的移工,放假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就是台北車站。因為來自桃園、新竹的他們,台北車站是最好的交通樞紐,不需要再轉乘捷運或公車,上面有一堆他們看不懂的字,不小心坐過站回不了家怎麼辦。而且台北車站遮風避雨、乾淨又有冷氣,何樂而不為?
不過就像北車大廳黑白分明的磁磚,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在見到他們一大群人聚在那裡,大多只是匆匆走過。很少停下來,好奇也好、觀察也好。黑與白之間,有道無形的牆,讓我們沒有機會打開心,看見彼此精彩的世界。
圖片來源
9/20 我們把台北車站,打造成文化的遊樂場
我所在的組織One-Forty(四十分之一),就是一個想要讓這些在台灣近乎六十萬的東南亞移工被看見的新創非營利組織(NGO),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在與他們接觸後,被他們的生命故事、累積的智慧與勇敢所觸動,從此開啟了我們與這群移工精彩的故事。
開辦了移工商學院、文化小旅行、社會設計工作坊、cooking party等好多好玩的嘗試。 因緣際會,今年9/20,One-Forty有機會與臺北街角遇見設計合作,租下台北車站的大廳,作為移工商學院的成果發表會。於是我們就在想,這個平常禮拜天黑白分明的場域,有沒有可能變的不一樣,變成文化交流的遊樂場!